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小发用电主体对专业化服务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此背景下,朗新如何以AI技术为驱动,赋能电力市场化交易?
新能源全面入市
发电侧代理需求爆发
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明确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将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主要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形成。
近十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增长迅猛,既体现了我国能源转型的决心,也离不开光伏、风电等技术迭代带来的成本革命。在此过程中,新能源价补分离、补贴退坡、保障性收购比例逐年降低等政策调整,市场化的趋势逐渐清晰。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市场化交易占比已接近50%。随着136号文的发布,新能源全面市场化终于一锤定音,这将深刻改变行业投资逻辑与发展生态。
陈珂宁:市场化环境下,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收益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以光伏发电为例:部分省份日间净负荷小,供需关系决定该时段电力市场价格较低,而光伏出力曲线又趋同。这就要求光伏发电方需要通过中长期提前锁定更合适的价格,在现货市场结合储能、灵活负荷等优化上网曲线,以及争取绿色环境溢价收益等策略优化盈利模式。而这对于中小新能源项目来说同样具有不小的认知和技术门槛。
截至目前,朗新已累计接入各类光伏电站超80万座,装机容量突破50GW,过去三年,朗新也在部分省份以聚合代理模式助力分布式新能源参与绿电交易。分布式新能源是朗新在发电侧探索交易服务的起点,代理交易的探索还将延伸至集中式中小新能源企业。
AI技术赋能电力交易
智能化决策成趋势
近年来,AI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电力交易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多时间尺度的气象预测、市场供需形势预测、电价预测、一次能源价格走势分析、社会经济工业生产情况分析、以及客户自身发用电量预测等多维数据,在人力不可及的范围,AI带来很多惊喜。
陈珂宁:基于时序预测大模型、多Agents协作框架、多模态RAG、意图模型、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合成、模型自进化等核心创新技术,朗新深入研究AI预测和优化决策算法,并已在多个省份的实际交易中取得显著成效。
电力交易能力不仅体现在交易本身,还将体现在对于具体客户的管理和优化互动。同理,AI不仅能在批发侧电力交易中发挥作用,还能在零售侧用户画像、用电优化管理中创造价值。通过分析客户用电曲线、负荷性质、光储充设备配置、调节能力等数据,AI可协助售电公司对海量用户进行分类管理,甚至深度介入其生产用能,与客户一同在电能量市场和电力调节市场中共创收益。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推进,未来虚拟电厂、微电网、各类聚合形式的新型市场主体将不断涌现,无论是现货市场,还是输电网各类辅助服务市场、配电网精细调度下的局部调节响应,都会是AI大展身手的舞台。
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日趋完善,价格信号正重塑市场主体行为。朗新等创新型技术企业,正在通过数智化与AI技术赋能,助力海量中小发用电企业应对市场挑战,创造并共享万亿级价值红利,推动能源转型与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