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新三板

65起“做市商退出事件”: 新三板开年直面“冷周期”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01-10 07:06:54 0

  本报记者姜诗蔷北京报道  导读  不只是做市业务大批退出,在新三板市场遇冷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券商新三板业务收缩早已不新鲜,挂牌、督导、研究等相关业务,都在出现变化。  新三板做市商退出的热潮仍在持续。  1月9日,又有东兴证券、西部证

  本报记者姜诗蔷北京报道

  导读

  不只是做市业务大批退出,在新三板市场遇冷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券商新三板业务收缩早已不新鲜,挂牌、督导、研究等相关业务,都在出现变化。

  新三板做市商退出的热潮仍在持续。

  1月9日,又有东兴证券、西部证券002673)等多家券商宣布了退出为雷腾软件、天谷生物等挂牌企业提供做市报价服务。其中,东兴证券当日退出提供做市报价服务的企业达到5家。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1月9日,2019年以来已有65起做市商退出为挂牌企业提供做市报价服务的事件。其中涉及的券商包括东海证券、东兴证券、方正证券等,挂牌企业则涵盖了华源股份、用友金融、金达莱等。

  “这几家公司的业绩下滑,股价也跌得很惨,而且预计今年也没有什么机会再涨起来了,所以我们近期退出做市。”1月9日,北京某中型券商新三板做市业务部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做市商批量退出

  “做市亏成狗,基本没听说过哪家是在赚钱的。”前述券商人士有些无奈。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共有1549起做市商退出事项。其中兴业证券退出做市报价服务的挂牌企业最多,有120家;其次则是中泰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退出的企业家数分别为75家和74家;退出企业数量在70家以上的还有中原证券601375)和东吴证券,两者均是70家。

  与2017年全年478起做市商退出事项的数据相比,2018年的数据增至3倍之多。

  从时间线来看,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券商开始频繁退出为挂牌企业提供做市报价服务,该年度下半年有320起做市商退出事项,占全年的比例为67%。

  相对应的是,2017年4月份开始,新三板做市指数持续下滑,截至今年1月9日收盘,报711.37点,区间跌幅达到39%。

  根据股转公司的数据,截至1月8日做市数量最多的券商是申万宏源证券000562),有201家,其次则是国泰君安证券和长江证券,分别有160家和148家。但与2014年8月25日做市商制度施行到2019年1月8日之间做市企业数量的最高点相比,均出现了下滑。

  其中,申万宏源证券减少了125家,国泰君安证券和长江证券分别减少了192家和126家。而曾经做市企业数量最多的中泰证券,目前做市股票数仅剩125家,排名第9位,与最高点相比减少了230家;排名第二的兴业证券,目前做市股票数则仅剩81家,与最高点相比减少了270家。

  冷淡的行情下,做市商退出已经成为必然。

  “某新三板企业业务范围广,客户群体丰富,近年来业绩增长迅速,预计今年收入继续增长10个亿。现做市商之一拟退出做市,计划以成本价卖出所持股份……”近日,在某新三板投资群内,有机构抛出这样的问询。

  事实上,类似的消息越来越密集,但另一种尴尬则是,响应者寥寥。

  数据显示,目前挂牌企业仅剩1074家为做市转让。1月9日,又有颂大教育、亿房网等挂牌企业发布了做市商不足两家的进展公告。

  据颂大教育披露,公司目前计划的收购事项因存在争议计划停止,因此所筹划重大事项的重大不确定性已经消除,公司申请于1月10日恢复股票转让。然而,因为为其提供做市报价服务的做市商不足2家,目前仍将继续暂停转让。

  行业分化

  不仅仅是做市业务的大面积撤退,据本报记者了解,不少券商的新三板研究业务也早已进行了调整和改动。

  “与全盛时期十多个人相比,目前研究部门只剩几个人,部分研究员早就根据公司安排去做主板等其他研究工作了。”1月9日,北京某券商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事实上,如今硕果仅存的可能还是持续督导业务。“现在这种环境也只有督导业务赚钱了,一家收费十几万,几百家的收入也很可观。”1月9日,前述券商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另一位曾任职新三板投行业务的券商人士受访时亦谈道,“我们公司以前新三板业务发展得很好,但这两年陆陆续续新三板业务部门员工也走了一半了,除了持续督导基本也没别的了。”

  数据显示,目前申万宏源证券的持续督导企业数量最多,有629家,其次则是安信证券和中泰证券,分别有500家和450家。不过,更换督导券商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我们其实在去年年初就开始调整督导业务,现在就是加强服务内容,精耕细作,经过一年的调整客户反馈也不错,今年我们还是会持续承接优质新三板公司的督导。”1月9日,某券商新三板资本市场部门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本报记者了解,有不少头部券商在中小企业投行服务上进行了转型与升级,譬如针对企业挂牌后的并购重组以及投融资等,各方面均会协调规划。

  “督导业务之后肯定会越来越向头部券商靠拢,从机构角度来说提供的服务也会增加,此前积累较多的券商有业务优势。”前述券商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三板改革的密集推进,未来市场的发展情况仍受期待,相应机构的业务调整亦将有所作为。

  “预计新三板今年的改革会日益明朗,推出重大举措的可能性很大,增量改革措施落地可期,我们也更关注精选层的后续运作情况。”前述券商新三板资本市场部门负责人表示。(编辑:李新江)

责任编辑:cp2
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