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急救站点总数达到207个 杭州出台《实施意见》 保障院前医疗急救

商报讯(记者黄家欢)近日,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推进院前医疗急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将于8月18日起施行。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7年,全市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城市地区不超过8分钟、农村地区不超过12分钟(山区海岛地区不超过14分钟),120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不低于95%,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整体不低于6%,基本建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发展均衡、覆盖城乡、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
如何实现?《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布局、强化院前急救队伍建设、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智慧急救”建设、提升公众急救能力等五大主要措施。
具体来看,杭州进一步推进全域急救一体化,落实急救中心(站)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推进院前急救职业化、标准化、数字化、一体化建设,打造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全市一张网,具备突发事件和紧急医疗救援全市统一指挥调度能力。
与此同时,杭州还制定了急救站点建设任务。2025—2027年全市新增急救站点58个,每年分别新增32个、12个、14个。到2027年,急救站点总数达到207个。
强化院前急救队伍建设方面,杭州进一步增强急救人员配置管理,每组当班救护车应当配置1名医生、1名驾驶员、1—2名急救辅助人员,加快护理人员配置。鼓励院前急救开展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增强院前急救的专业能力。鼓励院前急救机构建立临床研究实验室,与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开展科研合作和教学活动。
“加强‘智慧急救’建设”也是推进院前医疗急救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杭州将开展急救调度与急救志愿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资源智能联动。在全市开展心肺复苏施救视频远程指导,区、县(市)推广心肺复苏等场景施救视频在线交互指导和急救操作视频短信推送覆盖率达100%。强化卫生健康、公安、交通、应急管理、消防救援、通信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调度、救治、转送、交接等全过程智慧赋能,提升院前急救和应急保障效能。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讲
- “宁王”2024年业绩预喜:归母净利润超490亿元
- 赛力斯重组,大消息来了
- 上调评级+调研 业绩高增长公司获券商青睐
- 大幅换仓!刘格菘、林清源持股曝光
- A股逾1500份2024年业绩预告出炉 三大行业景气度回暖
- 星期三机构一致最看好的10金股
- 多家科创板公司业绩预喜 彰显韧性和活力
- A股公司密集派发“大礼包” 一年多次分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