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万重山!三明市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24-03-21 11:49:24 来源: 三明日报

  阳春三月,春暖人间。在第46个植树节前后,我市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青山“妆扮”,为“家底”充“植”。

  近三年,全市营林造林2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12%,连续4年位列“中国绿都”榜首。

  三明,当之无愧的“绿海明珠”,这片绿,见证了三明林改不断创新、突破和超越的峥嵘岁月。

  尤溪蓬莱山蓬莱仙境

  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坚决扛起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的责任担当,扎实推进综合试点任务落地落实,林长制工作成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多项林业特色改革做法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肯定,三明林改经验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作重点推介,林票、林业碳票等6项创新成果被纳入中办、国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绿色之福”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提升服务

  激活产权

  1月11日,沙县区富口镇荷山村千亩毛竹山场流转项目在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9位意向方经过多轮激烈竞价以103万元的价格成交,相比起竞价60万元,溢价率高达71.67%。

  谁能想到,这一交易起初并不被人看好,甚至有村民表示不会超过5个人报名参与竞价。

  然而,事情发展远超预期,大量意向方纷纷前来农交中心办理开户手续,甚至有村民携带10万元现金,希望可以在现场缴纳保证金获得参与竞价的机会。

  村书记笑逐颜开:“专业交易平台的交易能力和服务质量不可小觑,不仅为集体资源提供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同时也帮助集体实现经济大幅增收,是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主动融入和服务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创新,一手抓本市村集体、国有林场林权流转交易服务,一手奋力开拓域外市场,大力组织市外国有林场、林企到三明平台开展林业要素流转,形成涵盖造林、营林、砍伐、采购等林业全产业链交易服务链条。

  目前交易额已累计突破16亿元,国有交易平台融入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成为全省最大林业要素专业化交易市场。

  林权市场流转的活跃,离不开三明林改始终围绕“明晰产权”这一核心做出的努力。

  在推动林权办证由林业部门向自然资源部门平稳过渡、无缝衔接的过程中,保障好林农的合法权益是有关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推进林权登记数据整合、分类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提升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服务效率等措施,仅用1年时间,就把全市34万宗林权登记存量数据顺利移交到不动产登记系统,全市已颁发各类林权类不动产权证近3.5万本、950万亩,促进流转3.47万起、667万亩。

  明晰产权,盘活经营权,我市通过建立国有林场差异化绩效管理激励机制,让国有林场、林业龙头企业通过多种合作经营方式“接盘”林农山场,全市规模经营面积占集体林的57%,实现亩均增收4500多元。

  让林农得利,我市还聚焦落实处置权实行“四放宽、一放活”做法,对人工商品林放宽采伐蓄积、年龄、坡度、指标等限制,开展人工商品林按面积审批采伐试点,让林农拥有更大的自主采伐权,实现多经营多收益。

  林权证

  创新机制

  转化“两山”

  仲春时节,走进沙县区夏茂镇梨树村,四周青山掩映,树木生机勃勃,青翠欲滴。

  夏茂镇党委书记张卫华指着周围的山,娓娓道来:“正前方这片林子是委托经营的林子,远处那片山林是合作造林,左边是股份经营的林子……”

  2019年底开始,我市开展以“合作经营、量化权益、市场交易、保底分红”为主要内容的林票制度改革,由国有林场与村集体共同出资造林或合作经营现有森林,双方按投资份额制发林票。

  这些年梨树村发展驶入“快车道”,靠的正是这一张张可以交易、兑现,质押、继承的林票,把这小小的票子攥在手中,犹如有了原始股,将未来的收益揣进口袋。我市已累计制发林票超7亿元,惠及林农近8万人。

  去年林博会上,我市推出被称为“林票2.0”的林业生物资产票据,将森林经营主体全部的林木资源折资量化形成电子化资产凭证。

  除了可以交易、流转、质押外,还可以由金融机构或资产管理机构通过信托计划或资管计划认购,打通社会资本直接投资林业的新渠道。

  让三明林农得实惠的小票子,除了林票,还有林业碳票。

  我市制发全国首张林业碳票,并实现全国跨区域交易,不断拓展“碳汇+会议碳中和”等应用场景,这些都是我市坚持走“生态+碳汇”路子的生动写照,通过实施林业碳汇“三建两创”行动,即建好森林碳库、建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机制、建设区域碳汇交易体系、创新林业碳票制度和创建碳汇应用场景,推进林业碳汇提质增量,扎实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带动林业碳汇交易近3000万元。

  针对林农林企融资难问题,我市还推出“福林贷”“益林贷”等普惠金融产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合同强制公证服务和快速处置机制,在建宁县落地全省首笔林权公证贷款。

  全市累计发放林业信贷总额230多亿元,余额近93亿元、约占全省1/2。

  将乐县常口村村民拿到全国首批林业碳票。(全媒体记者陈登达摄)

  融合发展

  提质增效

  有坚实的绿色基底,还有政府的林改好政策,我市改出青山绿水的好生态,也改出发展的好路子,林农捧起了一个个“金饭碗”。

  在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际头村,有个灵芝基地,灵芝生长在松杉林和竹林下,每公斤干品销售价150元至180元,亩产值为2500元至3000元。

  基地负责人钟子芳说,这片自留山用于种植灵芝,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林下套种灵芝具有易于管理、投入成本低、种植周期短等优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势明显。

  永安市林下种植金线莲、多花黄精、茯苓、灵芝、七叶一枝花、黄花倒水莲等总面积近7000亩,形成以林下药用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

  林下经济释放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近年来,我市不断增加投入,补助县、乡、基地等不同重点对象,做足竹、药、茶、菌等文章,因地制宜建设笋竹、苗木花卉、油茶、岗梅、铁皮石斛等“一县一品”产业基地,开展国家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打响“明八味”“永安金线莲”“泰宁铁皮石斛”等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不仅广阔的林下空间,小小绿竹同样也能撑起富民大产业。立足丰富的竹林资源,我市着力推动竹产业发展,把竹木产业链列入11条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出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建设永安、尤溪、沙县等竹木加工特色园区,发展竹纤维利用、竹生化利用、竹新材料开发等精深加工产业,去年实现林产工业产值1009亿元。

  森林处处有“金矿”,强一产、促二产的同时,也富了三产。我市每年举办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拓展“森林康养+观鸟休闲、中医理疗、教育研学”新业态,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40个,去年实现营业额19亿元。

  我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聚焦“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林区繁荣”,继续为全国林业改革发展探新路、树标杆、作贡献,激活林业发展新动能,托起广大林农“稳稳的幸福”。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陈渴通讯员姜光伟)

  未署名图片由市林业局提供

  初审:曹珂

  复审:李增祥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瑞丰高材
  • 星湖科技
  • 朗源股份
  • 蔚蓝生物
  • 百川股份
  • 湖北宜化
  • 鲁抗医药
  • 四创电子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