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渠道“触网”因“烧钱”被否,宏大保险谋变之路夭折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传统保险机构,对于互联网保险,不能无视,更不能排斥,要将保险的互联网化视为机会,选择适应的道路发展”。

近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微保宏大保险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大保险”,872798)公告称,股东大会已否决其搭建“保险商城”的方案,否决原因为部分股东认为这一模式“烧钱”且回报周期较长。

业内专家向蓝鲸保险分析称,搭建互联网销售平台,对于保险中介机构而言,属于“重资产”布局,对资金实力形成考验;但这并非意味着保险中介机构的互联网化仅此一条路径,保险中介机构可通过科技手段,对业务具体环节,进行小资本“互联网化”赋能,逐步提升效率。

触网要“烧钱”,宏大保险拟设线上商城望而却步

宏大保险在近日发布的《关于股东大会否决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投资项目议案的说明公告》,是对于其1个月前发布《关于公司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投资项目》议案的回应。

2019年2月,宏大保险董事会怀着对互联网销售渠道的期许,提请宏大保险投资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宏大保险在公告中表示,拟自筹资金进行投资,用于保险商城的研发,主要包括开发录单系统、保全系统、理赔系统等;同时配套线下服务实体社区门店,协助互联网平台的推广。规划该项目,由宏大保险全资子公司保之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保之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然而该议案最终却被宏大保险的股东大会拒之门外。

事实上,近年来,传统保险中介机构自建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渐成趋势,通过这一模式,可实现产品的场景化销售、信息实时透明、缩减人工成本等优势。然而这其中,有瞄准线上销售渠道主动求变者,也有被动应变者。

此前,不乏有保险中介从业人员发出声音,表示“布局线上销售渠道,主要是因为代理人模式发展出现瓶颈,规模难以扩大”、“大家都在做‘保险商城’,不做就落后了”。

不可否认的是,布局互联网销售模式,正呈现“烧钱”模式,且回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给保险中介机构的资金实力和规模提出考验。

在宏大保险的议案中,其对于保险商城及线下门店的布局,预估的投资金额为6000万元,但在国华人寿陕西分公司负责人王立刚看来,6000万并不足以实现互联网保险销售模式的搭建。

“保险中介公司布局互联网销售,主要问题是解决客户流量的流入问题,但与BAT等互联网公司相比,缺乏先天优势。若要弥补劣势,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且后续对于‘保险商城’的运营与维护,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王立刚向蓝鲸保险分析称。

“在线下进行配套服务门店方面,同样需要巨大成本,举例来说,在二线城市设立一家配套服务门店,约需投入200-300万元,保险中介机构想要在各地完善配套服务,优化客户体验,所需资金体量较大”,王立刚补充道。

“搭建购买型的‘保险交易商城’,初建阶段即需约千万级级别的投入”,新一站保险网总经理国婷丽向蓝鲸保险介绍道,“这其中涉及到保险中介机构对于服务器、设计、网站组件的选择,成本不同,对应的风险防范能力也有所差异”。

据宏大保险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其出现305.7万元的亏损,营业收入也有所下滑。

据宏大保险介绍,其当前营业收入是以代理销售产品,取得保险代理佣金为主,盈利模式则是基于代理人团队,向客户销售产品。在营收缩减、出现亏损的态势下,宏大保险欲求变发展“保险商城”,不难理解。

只是,成立于2011年的宏大保险,注册资本5000万元,截至2018年中,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789.94万元,6000万元的投资预算,对于宏大保险而言,略显吃力。

正是基于对自身实力的考量,宏大保险在公告中直言,部分股东认为,“互联网业务前期投入过大,且国内互联网公司业务模式局限于烧钱模式,盈利周期过长”,因此放弃对“保险商城”的搭建。

原本属于轻资产产业的保险中介机构,面临互联网销售渠道,似乎陷入了资本实力成为局限因素的难题中。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国婷丽认可传统保险机构进行线上销售渠道的搭建耗资巨大,但对于互联网保险业务是“烧钱模式”的这一说法,她认为略有偏颇,“目前各保险机构进军互联网市场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的存在是基于社会资本对于这一模式未来的认可,认为其在未来具备变现与盈利的能力。但具体如何布局、如何运作,是因人而异的。整体而言,互联网保险是存在想象空间的”。

“此路不通”或可“绕行”,互联网化可逐点击破

除对于成本大额投入的犹豫,宏大保险股东对互联网销售平台搭建方案的否决,还有对于销售模式的战略性选择。宏大保险在公告中表示,“现有的线下传统保险销售业务本就竞争激烈,不建议公司继续拓展互联网业务”。

那么,在互联网保险中介纷纷搭建“保险商城”,进行线上产品销售、出单的背景下,宏大保险选择“避开”这一路径,是否可行?

“目前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主要依托于流量,大型销售平台‘追踪’的产品和客户是特定的,主要聚焦于保费较小的险种,因此整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保费在总保费收入中占比并不大”,王立刚向蓝鲸保险分析称。

“保险业务互联网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对于当前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发展,国婷丽持有不同观点,“从保单数量来看,互联网保险业务是在逐年递增的,这代表着互联网保险渠道覆盖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另一方面,此前,消费者进行产品的线上购买、转账,均是小额,但近几年,消费者开始购买大金额产品、进行大笔资金交易,互联网正在改变消费者的付费模式”。

王立刚的观点则相对保守,他指出,当前保费相对大额的产品,仍然需要传统的销售模式,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这是不可逆转的,也是传统保险中介机构的优势体现。

“互联网销售平台,必然也有‘人’在背后与其共同配合”,国婷丽强调道,“系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它能解决的是标准化的问题与效率的提升,更多差异化的问题仍然需要人的判断与解决。在此基础上,保险中介的专业化优势,就不会被消弭”。

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所有保险中介机构,都需要选择投入大体量资金进行“保险商城”的搭建。国婷丽建议道,“保险中介机构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效率、提升管理粘性,尤其是对于传统团队而言,通过科技去进行引流,提升管理效率”。

国婷丽将之称为对于保险业务的“信息化”赋能,即为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工具,针对于具体的业务推进环节,进行互联网手段的加持,提升效率。举例来说,保险中介机构可以通过研发互联网资料录入系统,提升保险代理人对于保险业务后台管理的销量,“这种投入相对是小成本”。

王立刚也提出相似建议,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仍然落脚于“地推部队”,保险中介机构可以以推动‘地推部队’为主,以互联网渠道进行辅助。

“传统保险机构,对于互联网保险,不能无视,更不能排斥,要将保险的互联网化视为机会,选择适应的道路发展”,一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蓝鲸保险 石雨 shiyu@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