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新三板

万万没想到,300多亿新三板盘后协议交易额,最大的卖方是机构
来源: 犀牛之星 2018-07-19 21:38:14 0

  盘后协议转让实施以来的交易统计情况    可见,盘后协议转让成为弥补盘中交易活跃度的重要手段,支撑了近7成的交易量。  从盘后协议转让情况来看,截至7月17日,新三板盘后协议转让交易笔数共计10625笔,涉及2191家新三板公司。  其

  盘后协议转让实施以来的交易统计情况

  

  可见,盘后协议转让成为弥补盘中交易活跃度的重要手段,支撑了近7成的交易量。

  从盘后协议转让情况来看,截至7月17日,新三板盘后协议转让交易笔数共计10625笔,涉及2191家新三板公司。

  其中,汇通银行的交易频次最高,61个交易日完成168笔协议转让。单笔交易金额最大的是友宝在线,2月6日,其以10.05元/股的价格完成协议转让2877.7万股,总成交金额为3.0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交易的转让价较友宝在线当天8.88元的收盘价,溢价18%。而交易的接盘者则来自国家级产业基金——中金启元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合伙)。

  单笔成交额最小的交易产生于ST时空客,4月27日,以0.05元的价格完成10万股协议转让,总成交额仅为5000元。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交易所一般都会设置盘后大宗交易机制,便于大股东以及机构投资者进行大宗股票交易转让。”付立春认为,相比过去的盘中转让方式,盘后协议转让的优势明显。首先,对二级市场股价不会产生影响;其次,解决了大宗股票转让的需求。

  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也表示,“盘后协议转让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满足交易双方:一是对交易量的需求,下线十万股或者100万元金额,上限可以超过盘中100万股的单笔极限,上不封顶;二是对价格的自由度,跌50%到涨100%,给了双方谈判的足够空间;三是盘后协议转让就是协议转让,买卖双方可以自由配对自由协商交易数量、价格和时间,所以产业基金或者其他大型机构更愿意借助盘后或者定增入驻目标公司。”

  五成以上企业折价交易

  根据交易新规,盘后协议转让与原协议转让方式下的互保成交方式相同,即成交价格应当不高于前收盘价的200%或当日已成交的最高价格中的较高者,且不低于前收盘价的50%或当日已成交的最低价格中的较低者。

  在2191家产生盘后协议转让的新三板企业中,犀牛君以协议转让的成交均价为线,对比了企业截至7月17日的最新收盘价或最新增发价(今年以来有实施完成增发的)的折价率情况。

  上述样本中,有1128家企业发生大宗交易折价的现象,占比超过5成。折价率在10%-30%区间的企业有463家,在40%-60%区间的有339家,折价率在70%以上的则有111家。

  其中,宏泰种业的折价率最高,2月2日,以0.5元的价格完成49.6万股协议转让,较公司14.5元的最新收盘价要折价逾九成。

  有折价交易的,自然也有企业盘后协议价产生溢价的。犀牛君发现,有741家企业盘后协议转让均价高于前收盘价或最新增发价。溢价率在一倍以上的企业有114家,2倍以上的则有39家。

  英飞网络盘后协议转让产生的溢价率最高,为23倍。要知道,其盘后协议转让成交均价为28.5元,而前收盘价仅为1.18元,溢价率为23.15%。

  除此之外,另有323家企业盘后协议价等同于其前收盘价。

  对此,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表示,“盘后协议转让作为新三板的“大宗交易”通道,在价格上下限规定上是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涨100%和跌50%,所以盘后协议价理论上可以高于、等于或低于前收盘价,但在实际中由于盘后协议至少十万股或者100万元成交,交易的大宗性和私下协商性,决定了其交易价格比盘中收盘价或定增价优惠折价的概率要远高于溢价交易的概率,当然我们在实际交易中也会发现溢价交易,但占比较少”。

  机构是最大卖出方,总成交额超过11亿

  前文提到,盘后协议转让的推出,给予了产业基金和大型机构进入目标公司的便利性。但在交易需求的另一面,它们同时也是最大的退出方。

  犀牛君发现,发生盘后协议转让交易的买方营业部共有2450家,成交数量为73.24亿股,总成交金额为337亿元,而有过盘后协议转让交易的卖方营业部则有2155家。

  在买方主力中,位于沈阳建设东路的银河证券营业部,盘后协议交易金额最高,达到6.84亿元,成交数量为3240万股。但令人诧异的是,买入的股票家数却仅有一家,还是曾因股价走出“心电图”走势而受市场热议的格林生物。

  截至7月18日,格林生物盘后协议转让共发生15笔交易,其中6月-7月的14笔交易价格均在23.98元左右,而剩余一笔成交价格却仅为1元,交易日期则为5月8日。

  值得注意是,目前格林生物前一收盘价为28.5元/股。也就是说,格林生物在竞价转让方式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公司股价涨了近28倍。但股价离回到“心电图”的最低点,仍有很大的攀爬空间。

  

  与买方所对应的最大主力军所不同,盘后协议交易的最大卖方是来自机构专用营业部。

  据统计,截至7月18日,机构专用营业部成交数量为1.45亿股,总成交金额高达11.38亿元。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买卖双方最大主力之间的交易差额已接近5亿元。

  周运南指出,目前的新三板基本是一个买方市场,卖方众多,卖盘凶涌,受新三板二级市场持续下行和严重低迷的影响,众多机构退出的需求强烈而且压力山大,所以才会发现机构专用营业部是盘后协议转让最大的卖方主力军。

  现在想来,盘后协议转让撑起新三板近七成交易量的背后,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机构方退出的需求。而这显然也是与新三板市场所期许的交易活跃相背离的。

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