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新三板

[安信证券]新三板+H专题系列三:生物科技“启航”李小加详解香港上市新机制
来源: 新三板在线 2018-05-25 15:53:11 0

  事件扫描:李小加发文阐述“如何迎接生物科技新秀”。根据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发文,以生物科技企业上市为例,全篇从生物科技行业视角、监管当局和投资者三大视角出发,阐述了香港上市机制的监管哲学和基本逻辑。  行业视角:生物科技公司由于

  事件扫描:李小加发文阐述“如何迎接生物科技新秀”。根据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发文,以生物科技企业上市为例,全篇从生物科技行业视角、监管当局和投资者三大视角出发,阐述了香港上市机制的监管哲学和基本逻辑。

  行业视角:生物科技公司由于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过程受到国家医药监管当局的严格监管,成为修改后香港上市新规中最被市场关注的行业。同时,生物科技公司有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以及研发失败风险高的特点,投资者需遵循“买者自负”原则。

  监管当局:港交所在设定上市规则时,最终选择设定了15亿港币市值和已通过一期临床测试、即将进入二期临床测试这两大主要上市门槛,为投资者剔除部分风险。然而交易所并非无所不能,焦点是在信息披露上而不是实质性前端审查,投资者才是真正的主角。

  投资视角:受益整个行业而非单个公司,鉴于生物科技板块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生物科技公司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投资者大多是拥有较高分析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散户鲜有参与。理性+冷静是关键,散户投资者可以通过组合分散风险获取收益。从国际市场的经验来看,香港生物科技板块可能还需要几年才能全面成熟。

  同理可依:新三板市场应有全新航向,风景、风险需细掂量。从新三板市场的出现、到快速发展再到陷入低潮,对应投资人情绪的起伏和高潮低落,新三板市场同样是风险与收益并存。历经三年风雨洗礼,目前的合格投资人对于新三板市场已有着一个清楚又理性的认识,其中专业人才的储备、专业投资机构的积聚、再到整个生态环境的成熟都在进行中,仍需要一段时间来沉淀。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才能更好地发挥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苗圃”和“土壤”功能,让新兴行业在新三板上绽放。

  修炼自身:赴港上市有门槛,需要相应的规模体量和标准。以生物科技公司为例,港交所对于生物医药公司设定的门槛是15亿港币市值和已通过一期临床测试、即将进入二期临床测试这两大条件,相应程度上规避高风险的公司,也可将急需资金的好公司收入囊中,让投资者共享资本红利。“打铁还需自身硬”,优质公司终会被发现。对于新三板企业而言,无论是赴港上市、赴A还是赴美上市,都需要自身资质优良,具备相应的规模体量和资质。

  港股上市制度一览:本文将对目前港股上市制度进行介绍,包括全流通和港交所上市条件。

  含有内资股的H股,未来全流通企业需考量:“H股全流通”,就是指采取H股架构上市的境内企业,将其尚未公开交易的内资股,转为外资股并在港股市场上公开交易。目前港股市场中共有254家H股(即境内企业),其中A+H股公司共99家,已经不含内资股,155家H股公司目前仍含有内资股(非流通股)。“H股全流通”试点的对象指的就是这部分含有非流通股的公司。

  港交所上市偏向新经济、大公司:香港主板上市的财务条件虽较A股宽松但因有市值要求,主要接纳的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尤其是2018年2月港交所新发布的《优化香港上市制度——有关新兴公司及创新产业上市制度的咨询》对未盈利生物科技类公司上市不通投票架构、第二上市等做出了规定,也主要针对香港主板,或将增强香港主板的吸引力。相比而言,香港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更为宽松,没有对盈利和营收的要求,但因为融资能力弱、定价能力不足等因素也并非最优选择。综合来看,香港市场主要欢迎新产业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如果想赴港上市依然面临资本规模较小、市盈率较低、小市值公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责任编辑:lly
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