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新三板

150次定增融资80亿创年内低点 新三板十月围城待破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11-23 06:08:36 0

  前三季度,新三板定增市场的数据同上年基本持平,在市场更加低迷的背景下,这一成绩实属不易。  但10月定增的数据却下滑明显,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全国股转系统”)发布的定增月报显示,10月份全市场定增发行次数为150次,融资

  前三季度,新三板定增市场的数据同上年基本持平,在市场更加低迷的背景下,这一成绩实属不易。

  但10月定增的数据却下滑明显,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全国股转系统”)发布的定增月报显示,10月份全市场定增发行次数为150次,融资规模为80亿元。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梳理显示,两项数据均创下年内新低。

  融资规模突然出现明显的下滑给新三板定增融资市场敲响了警钟。

  “市场低迷,政策未能兑现的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新三板市场还有融资功能,但投资机构不会在市场前景不清,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定增市场的萎缩要比二级市场流动性低迷更严重。”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基金新三板专户产品的基金经理22日分析称。

  发行次数首破200

  10月份新三板市场定增的数据公布后让部分市场人士感到意外。

  “9月份的数据非常好,但没想到10月的数据会出现如此大的下滑。”北京地区一家正在募资公司的董秘11月20日对记者表示。

  根据全国股转系统发布的官方数据,2017年9月,全市场定增发行次数为220次,融资总规模为136亿,为全年第二高。

  但10月份,定增发行次数跌至150次,融资规模跌至80亿,两项数据相比9月份分别下滑了30%和41%。

  在超过一亿元融资的企业数量方面,9月份全市场有40家企业完成的融资规模超过1亿元,而10月份仅有23家企业完成了上亿元的融资,同样也跌幅明显。

  从全年来看,10月份的数据也十分惨淡。前10个月,仅有10月份发行次数跌破200次,而80亿融资总规模也是今年以来的新低。

  有观点认为,10月份因“十一小长假”影响,实际交易天数少于正常月份。但对比同样有节假日因素影响的1月、2月,20月份的数据仍有较为明显的下滑,尤其是在发行次数层面。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前三月的发行次数分别为229次、242次以及323次。可以看出,即便在“春节长假”内,相关月份的发行次数依旧没有跌破200次。

  官方数据下滑明显,券商机构统计的数据也呈现了类似的情况。

  光大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统计的数据显示,10月份新三板市场按增发预案统计的拟募资总额合计96亿元,较9月份的151亿元有所下降。而10月实际完成募资总额为104亿元,较9月实际完成的140亿元下降。

  从定增细节看,10月份新三板定增市场并无巨额融资。其中,募集总额最多的是合全药业,其融资金额为15.20亿。华强方特、贝特瑞、亿华通、中溶科技四家企业分别成功融资14.62亿元、7.50亿元、3.21亿元、2.46亿元。融资金额排名前五的企业融资额占总融资额的30.71%。

  敲响警钟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10月份新三板定增融资的大幅下滑?

  PRE-IPO企业融资占比下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今年新三板市场定增融资能够与去年持平的一项很重要的支撑便是新三板拟IPO群体在IPO之前的一轮融资。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群体的融资活力正在下降。

  “目前新三板拟IPO企业的增量在变少,不是说所有新三板企业都要去IPO,实际上能够去IPO的企业并不多,经过一年的消化和转变,近两个月拟IPO企业的增量已经远远低于前两个季度。”华泰联合一位北京地区的投行人士讲道。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显示,9月至今,新三板市场拟IPO(包括上市辅导,排队,中止审查等企业)企业单月增量仅不足10家,这一群体的整体规模也稳定在了600家以内。

  光大证券新三板分析师叶倩瑜11月22日也表示:“目前有IPO意愿的优质企业,如净利润超过5000万以上的基本不再接受新的融资,今年以来投资者的风格就是投规模大、业绩增速较稳的公司,这块的缺失对融资规模的影响很大。

  除了IPO因素外,新三板市场长久以来面临政策不能兑现、市场低迷的问题也是影响融资活跃度的关键因素。但根据近期消息面的情况来看,政策红利兑现仍需时间。

  综上所述,便有市场人士认为,四季度会是新三板定增市场进入低谷的开始。

  “新三板定增数据是有滞后性的,因此前三季度可以完成1000亿的水平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消化的是去年的存量,但是今年开始情况更加糟糕,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做市商,甚至是PE/VC,投资额都在衰减。如去年做市商整体投入在50亿的级别,而今年则不足10亿。”沪上地区一家大型券商新三板研究团队的分析师11月22日告诉记者。

  “是否能够得出定增市场规模开始萎缩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证明,但从目前市场的感受来看,这种趋势不一定是危言耸听。在经过几年摸索之后,投资机构对新三板企业分了类,规范与否、企业规模这些都在考量之中,总体来看投资机构更青睐规模更大、利润增速稳定的企业,哪怕贵一点,投资IPO便是这种逻辑的延伸。因此,很多机构持币观望,并不着急投下去。”前述公募基金经理分析。

  实际上,发行次数的明显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该人士的说法,新三板企业的融资情况也将逐步呈现出二八分化的局面。

责任编辑:zyk
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