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新三板

新三板一季度定增融资重回300亿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4-06 06:27:10 0

  对新三板市场来说,二级市场更多时候因为交易方式或是交易活跃度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在反映市场或企业情况时有所失真。因此,新三板一级市场即定增市场往往可以清晰地反馈出市场的趋势,或是对市场的最新状况做出及时的反馈。  2017年一季度,新三板

  对新三板市场来说,二级市场更多时候因为交易方式或是交易活跃度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在反映市场或企业情况时有所失真。因此,新三板一级市场即定增市场往往可以清晰地反馈出市场的趋势,或是对市场的最新状况做出及时的反馈。

  2017年一季度,新三板市场面临着IPO审核常态化,政策红利迟迟未能兑现,二级市场反弹等多重因素。因此,一季度定增融资数据也将为市场重要的决策依据。

  根据数据,访谈和调研的结果显示,21世纪资本研究院发现2017年一季度新三板定增融资市场正在触底反弹,逐渐爬出历史低位。

  一季度融资触底反弹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股转系统一季度中1月,2月,3月的融资额分别为80.7亿,83.8亿以及142.7亿,一季度定增融资总额为307.2亿。

  事实上,2017年一季度的数据同比2016年一季度的数据有所下滑。2016年一季度前三月的数据分别为,144.3亿,103.5亿以及121.2亿,总额为369亿。

  21世纪资本研究院研究员在同中信证券600030)、中金公司、天风证券等多家券商机构从业人士交流后了解到,新三板当月定增数据统计口径为定增实施,因此一般来说该笔定增反映的认购意向通常是三个月或者更早之前的市场情况,也就是说官方发布的数据具有一定滞后性。因此,2016年一季度的数据实际上反映的是2015年四季度或者更早时市场的情况。

  而在当时新三板市场与A股经历了同步的暴跌,但从新三板市场来看,彼时的定增情况远远未到最糟糕的时候。

  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的梳理,2016年一季度,新三板市场单月开始从接近200亿的规模逐渐靠近100亿,但依旧能够维持单月百亿的规模。

  而2017年一季度同理,反映的是3个月之前或更早的数据,也就是2016年四季度或更早,彼时的新三板市场无论从二级市场的交易量还是定增情绪来看都处在从历史低谷中爬升的阶段。

  这一点从2016年单月定增规模的变化上便能看出,经历过一季度单月百亿规模之后,5月份新三板定增市场百亿规模失守,连续创下单月融资规模新低,其中2016年10月更是触及扩容以来的历史低位单月融资规模47.9亿元。

  金元证券做市部门的一位人士在同21世纪研究员交流时也提出,新三板做市指数最低的几个点位均在这一时期创下,当时市场的低迷可见一斑。

  如今,在经历了数月低于百亿规模之后,新三板定增市场在2017年一季度逐渐重新站稳,因为春节假期的因素1月和2月均维持在了80亿左右的规模,距离百亿一步之遥。而在3月份,定增规模终于重新回到142亿。

  事实上,从发行次数也能看出新三板定增市场的回暖。2016年同期,一季度三个月的发行次数为298次,208次(当月为春节),331次,2017年第一季度前三月的发行次数分别为229次,242次以及323次。可以看出,三月份无论是融资规模还是发行次数都与2016年同期持平。

  不过,2016年12月定增规模曾一度达到过340亿,但当月有数笔单笔接近百亿的定增案例,如华龙证券100亿定增案,一位中金公司投行部人士便分析道,在一定程度上单笔巨额定增干扰了定增市场的有效性分析。如果排除单笔巨额定增后,可以发现2016年12月的数据已经呈现出复苏趋势。

  多重因素助定增市场回暖

  回顾2016年四季度或是2017年一季度,新三板市场二级市场的交易以及市场活跃度并未有明显的提升,另外政策面也并没有制度红利出台,在这样的情况下融资规模的恢复毫无疑问宣告新三板市场最低迷的时间点过去了。

  在探讨新三板市场情绪复苏的时候,IPO常态化下带来的溢出效应是新三板近半年来最重要的政策面变化。这一变化也投射在了一级市场融资规模回暖上。

  21世纪研究员了解到,一些拟IPO公司在正式向证监会提交IPO材料之前会选择进行一轮融资。一位北京地区拟IPO新三板公司的董秘便透露,公司想要以2017年6月30日的审计基准日申报IPO,但在此之前公司准备融资3亿,而融资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但该笔融资的真实目的该董秘表示是为了公司可以更加从容地去证监会IPO排队。

  这样的公司并不在少数,尽管三类股东的影响尚未消除,但在定增端公司可以轻易地筛选非三类股东投资者。相比未能融资的企业,数亿流动资金在手的拟IPO公司也不会因为IPO财务门槛而错过行业发展的机会。

  另一面,这样的PRE-IPO好机会对于大多数机构来说都是不能错过的。因此,在IPO常态化下,无数资金冲进新三板PRE-IPO的标的中。

  新三板定增市场复苏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即投资机构开始逢低布局新三板。在经历了一轮长达2年的慢熊之后,21世纪研究员从监管层了解到,新三板企业投后PE倍数相比曾经市场火爆之时下降了近一倍。

  换句话说,企业估值和定增价格都来到了近几年的低点。除了抢手的PRE-IPO标的外,其他新三板企业在销售自家股票之时也无法维持高姿态。与此同时,新三板创新层差异化制度红利供给以及全市场系统性改革的预期都渐行渐近。

  观智资本投资总监姜玉蕴指出,证监会和全国股转系统的领导班子在去年底都已经稳定,相关市场改革方案也报送更高级别等待批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逢低布局新三板市场。如果等待政策真正来临的那一天再杀进市场恐怕要帮其他机构接盘。

  与此同时,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2016年四季度开始再次出现巨额定增,如华龙证券、神舟优车等几家公司很大程度上即是市场逐渐回暖的信号,同时也助推了市场情绪复苏。

责任编辑:zjj
收藏: 0
0 0 0